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模式
州内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州内新闻 >> 正文
尕海湿地:碧波荡漾的“高原明珠”
发布日期:2015-11-05 作者: 来源:

\

深秋的尕海湖,碧波荡漾,白天鹅在这里栖居觅食,游客们流连忘返。

\

尕海湿地内生态良好,水草丰茂,繁衍生息的各种生物和谐相处。

\

尕海湿地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嘉陵江源头白龙江的发源地,位于碌曲县境内,海拔3000—4300米,总面积43176公顷,其中湖泊2513公顷,河流湿地201公顷,洪泛地10429公顷,沼泽湿地2870公顷,高山湿地14882公顷,泥炭地10429公顷,它特有的泥炭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储水、供水,特别是储存碳汇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近年来,碌曲县着力改善尕海湿地生态功能区环境,生态恢复成效显著。自2000年最后一次干涸以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这颗“高原明珠”已经连续15年不干涸。目前,尕海湿地周边60%以上干涸的山泉恢复出水,生物多样性也在增加。如今的尕海湿地景色优美,恢复了“碧波万顷,鸟飞鱼跃”的美景。

尕海湿地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国家保护植物冬虫夏草、红景天以及垂穗披碱草、苔草等优质牧草。漫步湖边,各种水鸟可食的水草不计其数;信步栈道,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临夏游客马志强说:“我们特意来尕海湖游玩,觉得这里景色非常美。鸟的数量多,种类也很丰富,虽然到了秋天,但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水特别清澈,水草的颜色也很丰富,真是不虚此行。”

然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超负荷放牧导致草地资源被过度利用,蒸发量增加,江河径流减少,尕海湿地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先后在1995年、1997年、2000年出现过三次干涸。

据尕海乡秀哇村牧民西道加回忆说:“尕海湿地2000年时干涸最为严重,持续了两个多月。当时我们吃水都成了问题,经常要到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水。现在,我们都从核心保护区搬迁了出来,吃水自然不成问题,尕海湖水域面积越来越大,各种鸟类也越来越多。”

如今的尕海湿地“起死回生”,这是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结果。2002年,在尕海湖西北侧出口修筑了一条长174米的梯形拦水坝,以抬高水位,扩大湖水面积。同时,修建了一条长4.7公里的生态补水渠,将忠曲河水引入尕海湖。2008年,碌曲县投入130多万元,将湖边的尕海乡政府东迁3公里,从保护区中心地带撤到“缓冲区”。

尕海保护站技术员朱海栋说:“近年来,尕海湖面积稳定在2000公顷以上,最新一次测量显示,面积达到2300公顷,连同周边的湿地面积总共5.7万公顷,尕海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原明珠’。”

2011年9月,尕海湿地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成为全球第1975块、中国第41块、我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长60公里的尕秀至玛曲公路建设投入使用,取代了原来从保护区经过、长22公里的尕海至玛曲公路,实现了“人类为鸟类让道”,从而更好地保护了中国这块最年轻的国际重要湿地。

尕海乡秀哇村牧民、国际“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获得者西合道深情地说:“保护区内有一种鸟叫黄鸭,每年4到6月总喜欢穿过公路,把蛋产在山谷边,要是在以前,一些路过的司机,特别是专门来打鸟的偷猎者常常会把黄鸭蛋或者刚孵出的小黄鸭拿走。黄鸭很重感情,如果孩子没了,或者同伴死了,它们会一直在空中盘旋哭泣,自己也活不下去,非常可怜。”

西合道说:“如今,湖区的生态得到了保护,公路也改道了,这里的黄鸭再也没有被侵扰过,数量也大幅增加。”

针对在尕海湿地28020公顷的核心区内,仍生活着171户890多牧民的实际,2008年以来碌曲县通过易地搬迁游牧民定居点建设项目,实施整村搬迁,为尕海湿地的珍稀鸟类提供更大的栖息地和更好的环境,也方便了牧民生活,有效解决了尕海湿地边“人与鸟争食”的问题。

水鸟种群和数量的变化是尕海湿地生态变化的“晴雨表”。由于尕海湿地周边生态环境的好转,湿地生物多样性逐年增加,每年来这里的候鸟多达70多种,黑颈鹤、灰鹤、大天鹅等珍禽达到30000多只。每到鸟类繁殖季节,尕海湿地百鸟翱翔、莺歌燕舞,给高原的夏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由于人类的精心呵护,尕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域面积不断扩大,这里栖息的鸟类也在不断增加。相信,尕海湿地将会成为永不干涸的“高原明珠”。(记者 张成芳 王满辉 陈建强)

上一条:全州第二期藏传佛教寺院中青年僧人培训班开班
下一条:甘南州与国家摄影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