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模式
州内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州内新闻 >> 正文
九万里风鹏正举——甘南夏河机场通航三周年纪实
发布日期:2016-08-19 作者: 来源:

三年前,这里还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风光。

今天,这里把这方高原和世界连在一起。

当建设者们在这里挖下第一锹泥土,便注定这片雪域高原必有另一番精彩。从签订托管协议到开航,只用了293天,比原计划进度提前了整整一年,从建设时期的“夏河速度”到运营中的“夏河品质”,甘南夏河机场从蹒跚学步踏步向前,一步步迈向高高原支线机场管理的典范,也为甘南架起了走向全国、联通世界的金桥。

如果把三年的时间转化为甘南夏河机场铿锵向前发展的脚步,那么稳健而有力是最好的注脚:

2013年8月19日甘南夏河机场正式通航,开通西安—兰州—夏河航线;

2014年4月,机场开通西安—夏河—拉萨航线;

2014年9月,通过国家民航局航空安保审计;

2015年10月,完成国家民航局反劫机演练;

2015年12月,开通成都—夏河—银川航线,当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5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实现翻番目标;

2016年6月,实现RNP-AR飞行程序应用,有效解决高高原机场运行减载问题;

2016年8月,甘南夏河机场已保障旅客超过6万人次,同比增长129%;预计当年将突破10万旅客大关,这将成为甘肃省内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最快机场。

明确战略强主业

2013年8月19日,夏河机场在全州72万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中掀开了面纱,当首架空客A319飞机划破长空,载着第一批客人抵达美丽的甘南草原,在场眺望的人们纷纷热烈鼓起掌来。看到飞机降落在机场时,不少人的眼中噙着泪水。

阿木去乎镇牧民卓玛高兴地说:“阿啧啧,草原也有了‘神鹰’,政府专门修了到飞机场的路,宽敞的很,镇上过往车辆多了,比先前热闹了,我这个超市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航线开发是机场运营发展的关键基础。甘南夏河机场坚持“航空主战场”战略,深入分析自身区位优势和地方市场需求,结合州委、州政府发展要求,确立了“打通‘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空中桥梁”的战略目标,制定了航线三年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全力构建甘南交通运输新网络,实现甘南人民飞出草原的梦想。

“十二五”期间,甘南夏河机场以扩展航线网络,强化市场推广为基础,连续开通了西安—兰州—夏河、西安—夏河—拉萨、成都—夏河—银川等航线。特别是拉萨、成都等航线平均客座率持续达到80%,市场反应良好。在航线拓展、培养方面,甘南州政府持续给予了大力支持,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协调推动航线开发工作,每年拨付千万余元补贴航线运营,有效促进了机场快速成长发展。通航三年以来,甘南夏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由2万人次增至10万人次,增速连续三年超过100%,位居我省乃至西部地区机场前列。其中,夏河机场货运吞吐量连年实现3倍以上增幅,为促进甘肃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思路求发展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耳旁还回响着悠场的歌声,西安游客张雪玲女士乘座的客机已经稳稳地降落在了夏河场机。

走出舱门,满眼绿色扑面而来。呼吸着新鲜空气,蓝天仿佛触手可及,此情此景,张女士满心欢欣。

“朋友们去年自驾游就来过这里,回去一直说甘南值得一去。虽然很向往,可惜晕车,一直没有勇气过来。没想到有西安直达夏河的航线,票价不贵,还少了旅途的折腾。这次我们一家四口总动员,来这看看草原风光,体验一下藏族风情。”

机场建成了,“天路”通了,游人来了。随着机场航线的不断增加,甘南旅游也迎来了春天。

甘南夏河机场根据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深入实践“航空+旅游”发展思路,于2014年成立了甘南首家具备国际地接资质的旅行社,助推航空主业发展。依托集团资源优势,甘南夏河机场明确了“加快机场主业发展和繁荣航空旅游”的工作目标,坚定“明确战略、建立机制、扩大规模、稳步实践、提升影响”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产品优化和市场推广,整合公寓、大巴等衍生资源,推出甘南佛教文化、红色圣地、自然景观及藏家体验游等30多项特色旅游产品,为前来甘南的旅客们提供全方位旅游出行、机票、酒店订购等综合型旅游服务项目。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航空旅游,开发具有甘南特色的航空旅游线路,发挥航空旅游的引擎作用”,并把夏河机场纳入地区旅游发展责任单位,与政府签署航空旅游发展责任书,明确航空旅游业务量、航线开辟、旅游包机等多项指标,夏河机场航空旅游业务迅速打开地方市场。

在持续推出旅游产品的同时,旅行社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航空旅游推广计划,全面参与地方政府推介活动,主动组织邀请甘肃、陕西及全国主要旅行社,开展甘南航空旅游调研踩线采风。旅行社借助集团优势,在西安等地5次主办“九色甘南人文天水”大型推介会;在天津、大连、太原、南京、郑州等15个城市开展10余次专项宣传;充分利用政府平台,加大航空旅游宣传力度,甘南州旅游局将航班信息编入旅游宣传手册,夏河机场在州电视台、甘南日报等媒体开设固定栏目,在全州99个邮政网点进行宣传,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

邀请丹麦国家旅游协会、韩国釜山航空等赴甘调研,与国内外10余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设计推出20项航空旅游产品,拉动航空业务增长20%以上,2015年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5万人次,实现翻番发展目标,成为了甘南旅游发展的重要承载者。安全服务树形象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是机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甘南夏河机场地处藏区,海拔3200多米,开航伊始就面临着极为繁重的安保压力。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来自西部机场集团各个单位的支援者扛起安全保障的重任,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程序,出台安全管理制度20余项,建立各类航空安保应急预案10余项,装订各种制度汇编、制度台账80余套,建立了科学、规范、严谨的安保管理体系,为三年来机场安全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2014年9月11日,甘南夏河机场顺利通过国家航空安保审计,标志着该机场安全保障水平再次迈上新台阶。

2015年10月,甘南夏河机场作为甘肃省内唯一高原机场,圆满完成全国性反劫机安保应急演练任务,得到局方以及地方政府“西北地区支线机场反劫机演练标杆”的高度评价。

2016年3月,甘南夏河机场完成甘南迭部森林大火航空救援保障任务,保障工作得到州委、州政府及民航甘肃监管局等行业主管单位的高度肯定,并为及时挽救国家财产、保护人民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团管理铸品质

通航以来,甘南夏河机场在西部机场集团企业文化引领下,发展定位清晰,战略目标准确。

2013年确立为发展“起步年”,牢牢抓住“队伍建起来,体系搭起来、航班飞起来”三个重点,推动机场开好头、起好步;

2014年确立为夯实“基础年”,以“航空安保审计、班组规范建设、系统风险管理”为抓手,将管理深入基层,确保了第一个完整的安全运行年;

2015年确立为品质“提升年”,以“精细化管理创新、绩效考核提升、团队文化建设”为措施,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在夯实运营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提速、品质换挡;

2016年确立为全面“巩固年”,以“战略解码行动,绩效合约分担,岗位流程优化”等措施,梳理管理链条,整合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品质建设。

经过三年摸索、积累、沉淀,甘南夏河机场逐步形成了具有甘肃支线机场特色的管理运营模式。在文化建设方面,甘南夏河机场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和西部基础集团企业文化为核心,稳战略、统思想、凝信心、树正气,牢固树立“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利益”的文化氛围,实现机场公司整体发展稳中求进;在基础管理方面,全面对接现代化企业管理思路,开展战略解码、绩效管理等20余项有益探索,大力推进班组建设,基层班组自主研发的捕鸟网安装工艺,在全集团内获得“微创新”优秀成果表彰,资产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甘肃辖区兄弟机场内均进行推广应用。在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抓紧抓好本地员工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实施“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机场本地员工比例超过90%,30%的本地员工走上管理岗位,整体队伍的状态、能力得到较大锻炼和提升,全员“向先进看齐、向品质对标”的标准意识逐步形成。

三载春秋越,峥嵘岁月稠。站在新的起点上,甘南夏河机场将再度扬帆启航,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甘南经济社会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

上一条:我州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助推法治甘南建设
下一条:全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