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模式
州内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州内新闻 >> 正文
舟曲发现大量早期古藏文手写苯教经卷
发布日期:2015-07-13 作者: 来源:

近日,舟曲县憨班、坪定、曲告纳、博峪、拱坝等乡十个自然村12户藏族村民家里共发现苯教经文180多函2500多卷21500多页,禳灾图符80余幅,各种法器30多种。

经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阿旺嘉措研究员从文字特征、书写形式、书头符号、遣词用句以及写本中的插图、绘画等方面初步鉴定,认为该文献属于早期斯巴苯教内容和少部分雍仲苯教内容的手写苯教文书,内容涉及天文历算、节候气象、卜蓍卦辞、祈祷经文、治病除晦、祭祀山神、祈福招运、灵魂天人、禳灾防暴等方面。这批古藏文珍稀苯教文献书写方式为极为罕见的藏文缩写体,从内容及书写方式看,与敦煌的藏文苯教文献和甘肃宕昌发现的苯教文书有相似性,将若干个藏文合造为一字,辨认难度较大,学术研究价值极高。部分经卷中还有大量神秘难懂的苯教图符,这些图符应属苯教祭祀仪式中至为重要的内容,其内涵难以解读。这些苯教文献对研究白龙江流域藏族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学术价值极高。

西北民族大学藏学院道吉任钦教授说,这些经文承载了白龙江流域藏民族的精神文化,见证了藏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是可与敦煌文书相媲美的古藏文文书写本,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极高。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桑吉克研究员称在甘南乃至安多地区发现这么多苯教文献实属罕见,这些文献对研究苯教文化、象雄文字、古藏文缩写法弥足珍贵,文物价值极高。

据专家介绍,苯教文化是藏民族远古文明的“活化石”。公元7世纪以前,藏民族主要信奉苯教,苯教文化是藏族古文化的根脉,也是藏族古代文化发展的成就。到了公元7世纪,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起了吐蕃政权,并延续了500余年。其间,历代吐蕃王室采取扶持佛教、抑制苯教的政策,使藏传佛教大盛,苯教发展受阻,诸多苯教文献随之遭受灭顶之灾,或焚烧,或水没,或以“伏藏”之名藏于岩石缝隙中和寺庙建筑之下,只有极少数珍藏于藏族民间。公元11世纪以后,苯教文献的原始写本基本绝迹。流传于民间的极少数苯教文献多以家藏形式世代传承,其内容以古藏文文字呈现,以乡间苯教法师融合文本与仪轨、口耳相传的唱诵方法为传播渠道,且随藏族迁徙而散佚四处,难得一睹。

据当地苯教法师杨加喜等老人讲,珍藏的这批苯教文书是家族世代守护,秘不外传,仅在祭祀或禳灾祈福时取出供奉。为保存这些家族宝藏,持咒盟誓,世代遵守,历尽艰辛。“文革”期间,大批珍贵文献被毁,当地藏族民众冒着极大风险,秘密将这批苯教文书运至深山岩洞存放或装到容器封存在房墙里,才躲过浩劫。目前,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家藏经卷因没有传承人而失传。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经卷年代久远、存放条件简陋、保管不善,部分经文已经破损霉烂、字迹模糊,有的粘连在一起无法打开。还有人将家藏经文及法器送人或倒卖,甚至部分家藏经卷已在火灾中损毁,文献遗失或损毁严重。目前,掌握谙熟苯教仪轨及文本内容的民间法师很多已离世,健在的也已年届高龄,文献及仪轨传承面临濒危,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和保护迫在眉睫。

舟曲县政协主席梁吉效说,在舟曲发现的苯教文化遗产,既是舟曲藏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及历史见证,也是研究舟曲苯教文化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妥善保存现存苯教文献,做好苯教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再现工作,组织专家对苯教文献研究讨论,形成定论,不让它失传。

上一条:洮砚献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活动在京举行
下一条:甘南州召开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