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优越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孕育了一大批钟灵毓秀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甘南人文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它们各展其长,在甘南草原上展开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目前,我州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38项、州级149项。甘南藏族民歌、“南木特”藏戏、唐卡、藏医药、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卓尼巴郎鼓舞、舟曲朵迪舞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甘南文化点缀得多彩多姿。
甘南藏族民歌是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一种歌唱形式。
藏族民歌一般分为颂歌、悲歌、对歌、吉祥歌等,在演唱风格上牧区表现为自由、辽阔、粗壮、高亢;农区表现为豪放、细腻、活泼、流畅。“拉伊”,“拉”意为“山坡”,“伊”意为“歌”,是放牧、行程、打猎、田间劳动时唱的爱情歌曲,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感情奔放,音调高亢辽阔,柔和细腻,在甘南藏族民歌中独具风格。
这些民间音乐的歌词和乐曲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口耳相传。近年来,我州文化部门做了一些基本整理,但大多数没有谱曲,难以长久保存,加之现在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影响,导致一些传统民歌出现传承危机。为此,州文化部门从2007年开始分组深入全州牧区村庄,对甘南藏族民歌进行全面收集。历经5年共收集了1000多首民歌,最终有780多首曲调优美的原创民歌被筛选出来,歌词全部用藏文记录并谱了曲,自此,口耳相传的藏族民歌有了确切的文字、视频记载。
夏河县拉卜楞镇上唐乃合村村民达老,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在前人的基础上,多年摸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是颇负盛名的艺人之一。达老演唱的怀旧歌曲唱腔气长,出声长,常令人潸然泪下,是目前唱法所不能比拟的。
甘南“南木特”藏戏是产生于19世纪在西藏藏剧影响下分蘖、滋生出的具有地方风格的一个剧种,是藏族文化艺术形态中占重要位置的一门融歌、舞、说唱、音乐、文字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南木特”藏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群众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
碌曲县双岔乡二地村的“南木特”藏戏演出已有34年的历史。在34年的发展进程中有自己的剧目表演队伍,一直在民间不断延续和流传,从未间断。但由于活动范围小,缺乏资金和道具,演员匮乏,演出形不成规模,制约了藏戏的传承和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双岔乡二地村于2013年2月被正式命名为我州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保护基地,而“南木特”藏戏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5月挂牌成立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南木特”藏戏传承保护基地,旨在倡导和鼓励传承人在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同时,将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以及在保护与传承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有价值的保护方式方法等予以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也为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唐卡”,也叫唐嘎,系藏文音译,是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
唐卡画源于寺院,故其传承历史与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刚学院传授有直接联系,属纯宗教事务类的师徒相传。唐卡可以把情节众多,连续性强的故事,巧妙地利用变形的山石、祥云、花卉等构成连续图案,将情节自然分割开来,使它形成一幅既独立而又连贯的生动有趣的传奇故事画面。
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藏民族民间和宗教艺术均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具有可供世人观赏和收藏的价值。
夏河县城尕寺沟口的摩尼宝唐卡艺术中心里,可以看到代表安多地区唐卡绘画最高水平的画师们精湛的技艺和唐卡制作的全过程,使唐卡艺术爱好者和来拉卜楞的游客,亲身体验唐卡这门博大精深的藏族优秀文化艺术。
唐卡画师桑旦领着几位技艺精湛的画师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明亮的画室里,画师们脱了鞋跪在棉垫上,仔细地在面前的唐卡上描绘。桑旦说:这儿有来自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画师和学徒,创作的题材包括藏传佛教经典、藏文化史诗、历史故事等题材,一幅完整的唐卡作品至少需要六七个人花三个多月的时间进行轮番加工才能完成,仅最后一项润色工作就需要整整三天。”
2008年6月,唐卡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和绚丽的民族民间艺术也随之被带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在弘扬和传承传统艺术,宣传和推介藏族文化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拉卜楞寺佛殿音乐是专门为寺主嘉木样大师起居和举行盛大典礼时的奏乐。在安多地区俗称“道得尔”。现今拉卜楞寺佛殿音乐因其神秘色彩和浓郁的宗教氛围,已走出寺院,深受僧俗群众之喜爱,并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比利时、台湾、香港、澳门及国内各地参加邀请和访问演出,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成为安多藏区佛教文化中的突出代表。
拉卜楞寺佛殿音乐,是以浓厚的宗教意识和鲜明艺术特性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藏族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数百年的创新和演化,以特有的音乐语言、象征和暗示等艺术表达方式,借以说明抽象的宗教教理,让宗教信仰者们从中感受和体验那神秘莫测、高深虚幻和神性,达到虔信教义、敬畏神灵的目的,成为僧俗众生心目中最神圣的音乐。
传承人成来加措说,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是古老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它不仅为我们研究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为祖国音乐文化增添了辉煌的民彩。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乐器与日常生活、生产、民间歌舞、技艺、体育等诸项活动的密切关系,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甘南有更好的传承人,让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走得更远,把这多姿多彩的传统民族乐器在民族地区广泛应用。
他们来自生产生活的各个门类,是甘南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当中,有用家喻户晓的藏歌之父、讲述藏民族历史和传唱格萨尔王传说的耄耋老人;有巧夺天工的洮砚雕刻工匠;有精通绘画的颜料的唐卡画师、也有传统藏医诊断、针灸正骨、藏药炮制的名医名师……
从事近20年民俗文化工作的州文化馆馆长马庆禄,多年来一直坚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线,长期的考察调研使得他深深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它是以人为载体,它的拥有者、储藏者存在于民间,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与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如果没有那些老艺人、老工匠、老师傅,就不可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2005年,我州正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旨在挖掘、整理、传承、保护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保护实践相结合,我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如今,甘南藏族民歌和“南木特”藏戏正在积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我州被省文化厅评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选进单位”。
“现在,我州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甘南藏族民歌、‘南木特’藏戏、藏医药和唐卡艺术等有较好的传承人,但如卓尼巴郎鼓舞以及舟曲多地舞的传承则令人堪忧,它们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后继无人是当下大多数非遗项目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马庆禄说。
截至目前,国家已投资2000多万元,州上投资140多万元,重点用于传承、保护,但是对于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还是严重不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得不到妥善保护,一些珍贵实物资料流失;一些民间文学和工艺美术被粗暴使用。
马庆禄说,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传承、保护,我们要研究和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培训规划和短期培训计划,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员进行培训,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和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培训机制,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深度。如,一些县市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倾向,我们要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加强宣传培训,推动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非遗保护系列宣传,增进全社会对非遗保护的认同,同时依托文化馆、站和传习所、学校开展培训,选拔热爱懂行干部充实队伍,聘请专家学者作专业顾问,训练专业人员,提高专业素养,帮助非遗保护工作部门改善工作条件,完善工作制度,增拨工作经费,充分发挥其指导检查督促非遗保护工作的作用。(记者 张成芳 马保真 杨晓飞)